雖然台灣實施的健保,相較下保費低廉保障多,令世界各國驚歎,不過健保財務惡化已無法掩蔽,健保給付項目越來越少,除不給付項目,目前的給付項目也有5%-30%的自負額,因此許多人都煩惱,現在繳健保費,老了不曉得用不用得到,搞不好到時健保早就倒了。何況,醫療水準日益提升,最新的醫療科技,健保多半不給付,更甭提想享受優質的醫療品質,超額部分得自掏腰包。因此,根據調查,醫療險是國人最想買的保險,高達四成六已買過保險的人,想再買醫療險;而沒買過保險的人,也最愛醫療險。

就因為購買醫療險是確保發生意外或疾病,須接受醫療診治時能享有優質醫療品質而無後顧之憂的保證,對於想要購買醫療險或是已經購買醫療險的人來說,考量或檢視保障內容便不容輕忽。茲就市面上所販售的醫療險,凱偉team提出幾個購買與檢視的考量要點:

*是否先買「實支實付型」醫療險:醫療險分為「醫療費用補償的『實支實付型』」,與「薪資補償的『日額型』(或稱『定額型』)」 兩種。所謂日額型,主要在保障就醫期間若無法工作時的薪資收入,或須額外支出的看護費用等,每日固定給付定額的保險金(申請理賠時只須檢具診斷證明書或住院證明即可)。而實支實付型顧名思義,即實際支出多少醫療費用,理應全數由保險得到補償,申請理賠時,除診斷證明書外,尚須檢具「正本收據」。理想狀況,醫療險應當做到這兩個區塊的保障,但若預算有限,則為避免因重大意外或疾病而造成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,應當先購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。

*額度是否足夠:目前健保給付項目與金額有限,以健保病房來說,2人房要補差額1000-2000元不等,單人病房則須補2000-4000元的差額,因此實支實付保額建議每日2000-4000元。而日額型則可以自身收入為保額依據,例如月收入3萬元,保額可設定為1000元/天,若預算足夠則可加碼。

*住院日數是否給付到365日、是否住得越久賠的越多:目前市場上有些醫療險的住院給付日數限120天或180天,意思是假設不幸住院超過120或180天,則保險公司只給付120或180天,超過的住院費用,則由保戶自行負擔。然而,保險的功能應該是在發生嚴重事故時,可透過保險來轉嫁掉龐大的損失,所以住院天數與額度的設計必須是「住得越久,賠的越多」,若住院天數被設定為只有120天或180天,就會造成「住得越久保險卻不賠」的怪現象。以另一觀點來看,嚴格來說,保險公司收取的是一年整的保費,但給付卻打了折,在保費公平性上,似也損及保戶權益,遑論不符消費者規劃保險就是為了預防嚴重疾病的目的。

*手術項目是否合理:接受手術治療時,醫療險能否理賠的關鍵,在於保險公司所規定的手術項目表。有些公司手術項目相當不合理,例如:截肢手術(但手指及足趾除外),開鼻手術(但鼻中膈手術除外),腎臟、腎盂、輸尿管、膀胱、尿道狹窄手術(但經由尿道的手術除外)…等,恐怕與消費者購買保險的認知相去甚遠。有些公司則硬性規定保戶所接受的手術,必須符合手術表所列的名目,別無商討空間,如此一來,此種商品便無法因應醫療技術推陳出新的速度。上述這些不合理的條件,都須特別注意。

*門診手術有沒有理賠:遇有需要做手術的狀況時,並不一定非得住院不可,假如是門診就可處理的手術,您希望您的保單是不是也會理賠呢?

*除外責任是否合理:所謂除外責任,意指保險公司不負賠償責任的特定狀況。凱偉team提醒您應注意,您的保單是否將「精神疾病」排除在給付條件之外、遇「法定傳染病」時是否理賠、以及「懷孕分娩」時是否醫療險都派不上用場。

*醫院的定義:針對癌症險,有些保單規定保戶須到「有治療癌症設備」的醫院就診才會給付,除非您能確定就診的醫院一定有「治療癌症的設備」,否則應購買只要到合格院所診治即認定給付的保單。

再保險公司已擬全面退出國內「終身型」醫療險市場,連終身型防癌險也不願承接。所以壽險公司已紛紛開始停售終身型健康險,例如市面上碩果僅存的防癌險主約,便將改為附約型式出單,而且各項給付將設有額度上限,有些保險公司的防癌險甚至雖美名保障「終身」,卻須繳費至95歲。各種跡象顯示,健康險的條件日苛,所以有需要添購健康險保障的消費者,可不要晚了一步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wkai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